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向春月 劉曉東)近期,為確保全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 30 年工作平穩(wěn)有序推進,桑植縣司法局積極組織各基層司法所主動作為,通過政策宣傳、干部培訓、糾紛調處等多方面舉措,全力為土地延包工作提供堅實法治保障,致力于穩(wěn)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各司法所工作人員積極深入各村組,走進農戶家中,以接地氣的方言面對面為村民講解土地延包相關法律政策,耐心解答村民疑問,并發(fā)放相關宣傳資料。同時,各司法所充分利用屋場會、“村村響” 廣播、微信群等渠道,多方位、全覆蓋地開展政策宣傳,力求讓土地延包政策家喻戶曉。
針對部分村干部對土地延包政策把握不準的問題,各司法所積極配合當地政府舉辦專題培訓班。在洪家關白族鄉(xiāng)、澧源鎮(zhèn)、瑞塔鋪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召開的土地延包工作培訓大會上,各司法所長圍繞延包程序、合同簽訂、糾紛化解等關鍵內容,結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進行專題講解,詳細闡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性質、管理事項,以及農村土地承包原則、程序、期限等,并重點強調土地延包工作中召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表決的法定形式,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確保土地延包工作依法依規(guī)推進。洪家關鄉(xiāng)參訓干部表示,此次培訓讓他們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開展土地延包工作要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組織開展,確保土地延包工作事項依法決議。
在土地延包工作推進過程中,個別村組因地塊權屬、面積爭議等問題引發(fā)矛盾。各司法所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組織人民調解組織積極投身山林土地糾紛化解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員與人民調解員一同深入田間地頭,實地勘察爭議地塊,了解糾紛緣由。例如,洪家關白族鄉(xiāng)銀杏塔村閆某叔侄發(fā)生山林糾紛,司法所與村調解員通過走訪周邊村民和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爭議地塊為未承包到戶的零星小塊地,隨后指導村調委會根據《森林法》“誰管理、誰受益” 的原則進行調解處理,成功化解了此次糾紛。截至目前,全縣司法所共指導、參與調處土地類糾紛 200 余起,調處成功率高達 98%,有效維護了鄉(xiāng)村社會和諧穩(wěn)定。
下一步,桑植縣司法局將持續(xù)發(fā)揮司法行政職能,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為土地延包工作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法律服務,確保土地延包政策平穩(wěn)落地,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施貢獻司法力量。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